陈巍:博茨瓦纳大学见闻

发布日期: 2011/02/28  作者: shcasadmin   浏览次数: 560   返回


       根据“中非高校20+20计划”项目的安排,我以交流学生的身份,在博茨瓦纳大学逗留一个月,为我的毕业论文做准备。2月16日,我从浦东机场出发,经过整整20多个小时的旅程,于当地时间2月17日上午11:00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博茨瓦纳大学。
       博茨瓦纳大学成立于1982年,其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64年的贝专纳兰、巴苏陀兰和斯威士兰大学;1966年,博茨瓦纳、莱索托和斯威士兰相继独立,学校更名为博茨瓦纳、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大学。1972年,莱索托单独成立莱索托大学,设在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的两个校区则继续运行,直到1982年,博茨瓦纳政府在博茨瓦纳校区的基础上成立了博茨瓦纳大学。
       博茨瓦纳大学是这个国家独立以后成立的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现有7个学院,42个系,主要用官方语言——英语授课,也有少量茨瓦纳语课程。学校现有15000名学生,主要来自于本国以及南部非洲其他国家,如津巴布韦、赞比亚、纳米比亚等,也有个别来自东非和西非。学生中90%以上是黑人,也有少量白人和印巴人。
       博茨瓦纳大学的教师队伍素质比较高,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西方国家留学的经历。学校教师面向国际进行招聘,来应聘的除了本国的学者外,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其他非洲国家。学校历史系的主任—Ackson M. Kanduza,就是一位来自津巴布韦的历史学家。学校的不少教师还在一些非洲大陆主要学术机构任职,博茨瓦纳大学为我指定的导师——Onalenna Selolwane博士,一位著作等身的非洲问题专家,就担任着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委员会的执行委员。
       博茨瓦纳大学的办学条件在非洲大学中堪称一流。由于建校时间不长,学校大部分建筑是新的,配备的教学设施也较为齐全。学校的教室条件很好,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近几年新建的教学楼还都安装了空调,便于学生舒适地学习。学校图书馆座落于学校中心区域, 2002年落成。它是学校目前最高的建筑,共有5层,分别作为为科技工程、社会科学、艺术人文、教育以及杂志期刊五大藏书区。目前馆藏图书320000余册,主要是来自全球的英语出版物,此外还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电子期刊。学校的运动场、球场、游泳池等设施一应俱全,学习生活可以得到充分保障。除了这些已经建成的设施,学校正在建设的教学实习医院、文化活动中心和一幢新的教学大楼不久也将投入使用。
        我被安排在研究生公寓住宿。研究生公寓,是由10栋三层楼的建筑组成。每栋楼有6套公寓,每套公寓内设一个卫生间、一个浴室和一个起居室,起居室分隔为会客区和厨房区,配备了冰箱、电磁炉、烤箱等厨房设备,可以供学生自行加工食物。每套公寓内有6个房间,每个房间住1人。此外,在每层楼还设有一个公用洗漱间供学生使用 。
       我到博茨瓦纳大学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已经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当属学校的热情周到的安排。抵达达哈博罗内当天,到卡马国际机场来接我的除了博茨瓦纳大学历史系的Part教授外,还有一位是博茨瓦纳大学交际教育合作办公室的Teboto先生—一位年轻的茨瓦纳小伙子。此前不少朋友曾向我抱怨,说非洲人做事没有计划。而Teboto先生热心周到的安排让我大受感动。对于我这样的远道而来者,采购日常生活用品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与上海这样拥有非常发达的商业服务的大城市不同,博茨瓦纳地广人稀,商业服务设施分布非常分散,最简单的日用品也需要开车到超市购买。Teboto先生在接到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交给我一份他亲自手写的在博大生活可能需要自行购买的商品清单,如寝室门上的挂锁,洗漱用品,电扇和电水壶等等,事无巨细,无一遗漏。在去学校的路上经过超市,我就把自己需要的用品备齐了。到学校后,迎接我的是一连串需要到不同部门办理的繁杂的手续,如果没有他的全程陪同和指导,人生地不熟的我可是两眼一抹黑了。在办理完有关手续后,他又陪我在校内兜了一圈,宿舍在哪里,食堂在哪里,一一指明,并为我准备了详细的学校地图。我是幸运的,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办理完了全部入学手续,熟悉了校园的环境和设施,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安顿了下来。
       博茨瓦纳大学的管理颇具西方高校的管理特征,主要分为行政、学术和学生服务三大中心。学校的学生服务非常人性化,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博大,所有的馆藏图书都是开架的,学生凭一卡通可以进入任何一层藏书区翻阅书籍,在每层藏书区的旁边,设置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开放的学习区域,一个是计算机学习区域,配备有40台计算机,供学生进行书目查询和在线阅读;第二个是自习阅读区,供学生单独阅读书籍资料;第三个是学习讨论区,供一些需要开展团队学习和讨论的学生使用。此外,学校在底楼还专门设置了一些单独的房间,供博士生使用。所有的学生在使用完书籍后,可以直接留在桌上,有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收回。如果需要外借的,则可以直接带着书到大堂办理外借手续。使用博大的图书馆,第一感觉是图书资料的开放程度高,在馆内的所有资图书资料,无论新旧贵贱,对所有学生都是完全开放的,学校没有为了满足资料保存的需要而人为地对其使用做出限制;第二是设计科学,藏书区域边设置的这些功能区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其学习任务。学校的这种服务理念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例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和游泳池都是从上午7:00到晚上10:30不间断地免费开放的,学校的餐厅、洗衣房等生活服务设施也是如此,让每一个学生觉得便捷。
       博茨瓦纳堪称非洲国家发展的典范,是非洲大陆为数不多的被列入中高收入的国家。这里自然环境不错,空气质量和水质都很好,包括疟疾在内的一些常见的热带传染病也已经基本杜绝。虽然如此,作为一所地处南部非洲国家的大学,博大也会暴露出一些非洲国家普遍的通病。在博大,有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件事是办理校园一卡通。根据博大的规定,办理一卡通首先要到国际教育合作办公室注册,其次要到保卫部门登机携带的财产设备,之后要去财务处支付一卡通工本费,而后到学生服务中心拍照,制卡,结束以后还需要到信息化办公室去激活才能使用。在上师大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我居然花了近两个小时。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赶到信息化办公室时,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而此时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办事程序的冗杂和工作效率的低下可见一斑。第二,这里的治安情况总体上没有国内好。博茨瓦纳的社会治安在整个非洲而言,还算比较好的,大学校园内更为理想。但在博茨瓦纳大学,小偷小摸的行为还是需要时刻提防的。我到学校后被提醒最多的事,一是要看好自己的贵重东西;二是任何时候要锁好两道门,即公寓门和房间门。在我到达的前几天,就有一个盗贼光顾了学校教师的办公室,并顺手牵走了一台电脑。
        博茨瓦纳目前正深受艾滋病的困扰,它是世界上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病毒携带者达到40%左右,携带者死亡率达到27%,艾滋病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博茨瓦纳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在博茨瓦纳大学,有关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关于杜绝艾滋病的观念和方法已经根植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心里。在与同寝室的非洲学生交谈时,他们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艾滋病的恐惧和预防艾滋病的决心,用一位曾在部队服役又回学校的研究生Mompati的话说 :“为了国家的明天,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服务,去创造一个更好地明天。” 
                                                                              (陈巍于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