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中国助力非洲工业化言出必行

发布日期: 2016/09/08  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 435   返回


 


       作为G20杭州峰会的成果之一,《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得以发起,这是在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重要时刻下,G20国家对非洲大陆的一次庄重承诺,也是中国作为本次G20的主办国,能务实的为非洲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一次重大贡献。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支持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倡议的践行者,中国在助力非洲工业化上一向言出必行。就在G20召开的一个多月前,7月29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也是去年中非合作论坛结束后首次中非高级别集体对话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信中明确提到,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非致力于团结、合作、共赢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对非洲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支持坚定不移。此次协调人会议被认为是中国政府落实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所提出对非工作“十大合作计划”重要一环。

 

       “十大合作计划”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十个方面,其中“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可谓“十大合作计划”之首。可以说,这一计划是切实贯彻“461”合作框架和“三大网络”建设的抓手,是中非合作“真、实、亲、诚”的具体体现。这一计划的提出有助于调动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有助于帮助非洲国家“筑巢引凤”,改善其工业发展条件和环境,有助于加快非洲大陆的整体工业化进程。

 

 

 

 

 

 

 

      为什么要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中国助力非洲工业化进程的意义何在?

 

 

 

 

      首先,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与非洲国家发展意愿十分吻合。在人们的通常印象中,非洲是世界上最多元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陆。近些年,非洲经济提速猛增、表现良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是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然而,许多长期依赖原材料出口的非洲国家并未就此摆脱贫困,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历史上看,除几个石油出口经济体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是通过工业化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正是基于此,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对发展工业化道路的热情和意愿明显提高,其中一些国家更提出了国家振兴计划或增长计划,将工业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作为其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中国助力非洲大陆实现工业化无疑是“雪中送炭,恰逢其时”。

 

 
      其次,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要继续扩大开放,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的新局面,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这是中国基于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战略一次重大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助推非洲实现工业化将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我优势产能和密集型产业转移,有利于确保我长期能源供应安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升级这一发展目标。

 

 

      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阶段,产业重心正在从“微笑曲线”的中间向两端转移,即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向附加值高的设计和销售环节转移。此时的非洲正是我最为广阔的投资市场,我优势产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最大试验田。

 

 

      第三,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将树立起南南合作的新典范。相比较“华盛顿共识”在非洲国家的失败,“北京共识”开始逐渐受到广大非洲国家的欢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正是靠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的迅猛追赶,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中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所取得的成绩和所积累的经验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一些非洲国家已经在模仿和借鉴中国经验来致力于摆脱贫困、解决就业压力、建立自己的工业化体系。因此,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将成为南南合作的样板工程,更是充分体现出中非关系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然而,对于中国政府的努力,国际社会却一直存在着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些人更在非洲大肆散布中国对非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质疑中国助力非洲工业化的真实意图。

 

 

      不以事实为依据的指责终将无法成为意见的主流。毫不讳言,中国在近些年正以实际行动来推进非洲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中国对非制造业投资为例,从2011年到2015年间,中国对非制造业领域投资占比从15%上升至20%。在埃塞俄比亚,5000个投资项目中有超过1000个项目的资金来自中国。“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启动后,非洲一些国家的工业园区从规划、建设到实际运营均得到了中国资金、技术、服务的鼎力支持。自去年中非合作论坛至此次协调人会议结束后这短短的7个多月的时间里,双方共签署了243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507亿美元左右,其中工业化项目份额占比明显攀升。

 

 
      当前的中非合作正处于大有所为的发展机遇期,而“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的逐步落实将继续有助于为非洲工业化进程“造血”,弥补非洲国家自然条件受限、资源禀赋的不足的局面。此外,中国政府也正在不断加大对非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到非洲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些工业领域的投资合作项目正在为这些国家增加税收、增加就业、改善工业结构,延伸“非洲制造”的增值链。中非发展基金的增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的启动,以及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大力度配合,都为中非工业化合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总之,中国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言出必行。中非工业化合作是以“我方所长”对接“对方所需”,它充分体现中非“包容互鉴、共谋发展”的合作理念,它符合非洲国家发展共识,符合中国在非的长远利益。

 

 

       此外,支持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其工业化进程不应只靠中国一家之力。从此次杭州G20峰会的成果中也可以看出,助力非洲工业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主要国家的共识,而从此次参加G20峰会的国家中也不难看出,塞内加尔、乍得、埃及、南非四国赴杭州参会,这也成为G20舞台上首次出现众多非洲国家身影的一次峰会。这足以体现了中国真挚而浓厚的非洲情,说明了中国在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支持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上言出必行。


     (作者单位:工业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来源:
http://www.zfhz.org/plus/view.php?aid=1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