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将全面深化互利共赢关系

发布日期: 2015/01/15  作者: shcasadmin   浏览次数: 360   返回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非洲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中引人注目的亮色之一。“非洲跟中国一样,是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只要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会相当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胡江云介绍说,从21世纪以来,非洲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超过5%以上,近10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中,非洲占了一半以上,前10当中非洲占了6个。

       非洲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非双方不断推进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胡江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解决了非洲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对非洲的建设给予大量支持,对非洲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建设了铁路、公路、电站、水坝、自来水工程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同时,这也让非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

       除了在国际贸易、资源开发、基础交通建设外,农业正在成为中国对非投资的重要方向。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不仅有资金、技术和发展经验,更有种植、养殖、加工、生产的能力,所以在农业领域是用我所长、开发非洲所有、满足双方所需,不是去援助,而是搞互利合作。”现在非洲还有一半的国家面临粮食安全问题,有几亿人粮食没有保障,但是他们拥有丰富的土地和充足的水资源、劳动力。

       互利共赢的局面将持续

       “市场不仅可以去分享,更重要的还要注意培育,帮助非洲人民都富起来,他们购买力会更强,市场会更大,这就是我们中非双方共同追求的。”林松添表示,把非洲发展和中国发展结合起来,就是在帮助对方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自身的发展。

       近年来,非洲市场消费能力得到了快速增长,中国的家电产品、日用品、服装鞋类等在非洲都拥有广阔的市场。近十年中非贸易额快速增长,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国对非贸易超过了2000亿美元。据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中非贸易额达1806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全年有望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2014年1~9月对非投资流量达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塑造更美好的合作发展蓝图

       “非洲跟我们中国也着重要的历史渊源。建国初期,我们一直和非洲有着很重要的渊源,比如说中非合作论坛。”胡江云表示,当前中非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在90年代初期中国对非洲是贸易顺差,但是2013年,中国对非洲贸易逆差达200多亿。中国是非洲连续多年来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比从2%提高到15%。

       与此同时,“中国标准”的高速铁路也开始在非洲一路高歌猛进。去年5月1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同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以及来自东非其他五国的总统或外长,共同见证中肯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贷款协议的签署,涉及金额38.04亿美元。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百年来建设的首条铁路,也是规划中的东非铁路网的咽喉,已经开工建设,将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把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带入非洲。

       中非贸易关系正在变得更合理、更密切,合作前景变得更广阔。去年11月,中国宣布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现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中,非洲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入务实合作、全面推进新阶段。

       南非欧文曼德研究所战略分析师特伦斯说,“这将为非洲带来更多投资,促进非洲发展。”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雅兹尼·艾普利博士表示,“一带一路”构想是区域合作又一新的表现形式,这将为非洲国家和地区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树立典范。

       其实,中国与非洲开发银行早在去年5月已经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签署规模为20亿美元“非洲共同增长基金”协议,20亿美元全部来自中国。基金将在未来10年向非洲的主权担保和非主权担保项目提供联合融资,以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及工业化建设。这标志着中国正在尝试新的对非投资方式,基金将不仅提供给中国建设企业,而是可用于任何在非洲的开发项目,因此外国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这个基金是想尽可能地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开发当地经济,非洲国家无疑是受益者。



来源:
http://www.zfhz.org/plus/view.php?aid=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