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今大使为非洲中心研究生作讲座

发布日期: 2016/12/16  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 571   返回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在非洲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与非洲相关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2016年12月15日下午,中国政府首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前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前中国驻南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贵今,以“我的非洲故事和对中非关系的思考”为题,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以开阔的视野和亲身的经历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教授主持,20余名博士生、研究生认真听取了讲座。

       刘贵今大使主要结合了自身在非洲工作和外交的经历,对大家研究非洲形势比较关注的四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非洲的发展前景。刘贵今大使首先提到了埃塞俄比亚最近宣布进入了为期6个月的全国紧急状态,有些研究非洲学者由此提出了非洲是否很难摆脱落后、贫穷、动荡的社会状态的疑问。刘大使曾于1991年到1993年任中国驻埃塞使馆参赞,经历了埃塞战乱、政权更迭、新政府就位,他结合埃塞的发展轨迹对非洲的发展前景发表了见解。讲座中刘贵今大使特别提到了埃塞俄比亚已故总理梅莱斯,他非常重视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由他领导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掌权后,提出要让中国来修更多的路,架更多的桥梁,向中国学习发展,并派出官员来中国实地访问学习发展经验。埃塞俄比亚作为中国与非洲产能合作的四个窗口国家之一,刘贵今大使认为这种动荡只是其发展道路中的小插曲,这一代非洲领导人重视发展,将为非洲带来希望。之后,刘贵今大使又谈到了非洲国家卢旺达,卢旺达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表达出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数字转型连接非洲资源,成为“非洲的瑞士”,打造数字非洲。刘贵今大使以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为例,认为非洲拥有发展的潜力与希望,正在进步的路上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非洲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刘贵今大使认为非洲安全虽然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是总体形势向好,存在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有许多也已经解决,现在存在的大多是临时性的问题,是小规模摩擦而非大规模持久性的冲突与热战,非洲的前途依旧充满希望。结合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刘贵今大使然谈到了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介入非洲事务,并对中国为什么无法成为真正外交强国的原因和解决之道谈到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中国应该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同时,对该原则做出更加灵活的解释;其次,中国缺少对非洲国别问题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员,随着中国的人才培养这一问题将会逐渐好转;最后,中国与西方的理念不同,西方人对非洲国家多有出尔反尔,而中国人谨言慎行,在有些问题上中国需要迈出更加大胆而实事求是的步伐。

        第三,中非经济合作的前景。刘贵今大使指出,中非经贸合作正在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合作的主体由政府向企业尤其是私企转变。在今年约翰内斯堡峰会协调会上中非签订的300多亿美元的合同中,1.07%是外援,6.24%是优惠贷款,91%则是商业贷款和直接投资,企业成为合作主导。(2)合作形式上,中国在非洲由商品贸易更多向投资经营转变,并以坦赞铁路和蒙内铁路为例,谈到中国在非洲经济活动的升级转型。(3)中国在非洲由劳务承包向产能合作转变。(4)中国由之前的重视项目到现在关注政策对接,尤其是“一带一路”与《非洲2063愿景》等发展蓝图的接轨,实现中非发展双赢。

       第四,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刘贵今大使以2015年坦桑尼亚的一项调查为例,调查对象是坦桑尼亚民众,调查内容是民众认为哪个国家对坦桑尼亚有最大影响力。结果中国占40%,美国占31%,南非占6%,英国5%,印度4%,说明了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正在扩大。但是中国在非洲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中国的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在非洲不遵守劳工标准、破坏环境、行贿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被西方国家夸大抹黑的成分,但也应该加以注意和改正。

       最后,刘贵今大使做了简单总结,认为非洲虽然现在整体上发展程度有限,但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国也终会摆脱现在的束缚,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真正的大国和强国,为人类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贵今大使发言结束后,张忠祥教授对讲座做了精炼的概括。同学们意犹未尽,在提问环节里,同学们就非洲工业化、肯尼亚国内种族冲突等问题提问,刘贵今大使做了耐心的解答,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启发。这场关于当下中国与非洲热点问题的讲座内容精彩,气氛热烈,最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