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评论(2020)》 舒运国 张忠祥 刘伟才 主编 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 《非洲经济评论》于2012年正式创立,每年出版一本,本书是第九本。本书所选文章全部来自津巴布韦学者,这些学者或是来自津巴布韦大学经济史系,或是曾在津巴布韦大学经济史系学习或工作。 文章以英文原文发布。 本书源起于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与津巴布韦大学经济史系和津巴布韦大学历史系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是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舒运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非洲经济史》”在中非学术合作层面的一项成果。 本书共含导言一篇、论文十二篇、书评一篇。 在题为《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史的回顾》的导言中,尼亚萨·布舒(Nyasha Bushu)、乌谢维杜·库法库里纳尼(Ushehwedu Kufakurinani )和戈弗雷·霍夫(Godfrey Hove)对津巴布韦的殖民占领、殖民地经济的建立以及“二战”、“单方面独立”(UDI,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民族解放运动框架下津巴布韦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回顾,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还对本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题为《性别与殖民时期的劳工市场:罗得西亚公共服务部门中的女性职员》的论文中,乌谢维杜·库法库里纳尼对白人妇女进入劳工市场的动因和情况进行了论述。作者指出,白人妇女进入劳工市场受到像“一战”和“二战”这种历史背景的推动,因此一些人认为所谓白人妇女进入劳工市场不过是特殊条件的产物,妇女属于家庭的观念和实际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是,简单地认为妇女属于家内的观念和表达并不确切。并且,即便是承认推动条件的特殊性,也仍需要正视妇女进入劳工市场的上升趋势、妇女自身观念的改变、妇女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主动行动来争取自己在劳工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等事实。 在题为《水与电:联邦电力局与卡里巴大坝的水电政治(1965-1963)》的论文中,马西林·鲁温戈(Massiline Ruvingo)以中非联邦电力局(Federal Power Board)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卡里巴大坝水电项目进行了分析。作者对中非联邦电力局的缘起、运行以及联邦解体后的改造转型进行了介绍和论述。作者指出,尽管中非联邦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但电力局对水电项目的管理仍是比较成功的,并且使它能够在联邦解体后延续。作者认为,对卡里巴大坝水电项目进行研究,既可以深入认识项目本身,也有助于理解中非联邦的政治经济历史。 在题为《殖民时期哈拉雷非洲人市政职工劳工史(1945-1979)》的论文中,布莱辛·迪利瓦约(Blessing Dhliwayo)和埃里克·库辛加·马科姆贝(Eric Kushinga Makombe)对1945—1979年间索尔兹伯里(Salisbury。今哈拉雷)的非洲人市政职工的工作条件进行了考察。作者从请假权、养老金、医疗和福利安排等方面对非洲人市政职工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非洲人市政职工对相关工作条件的反应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具体的反应形式如罢工、参与非正式经济活动、加入工会性组织、从事农业活动进行贴补、借贷、盗窃、改换职业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在题为《罗得西亚咖啡种植园的农业资本主义与劳工关系发展》的论文中,塔克苏雷·塔林加纳(Takesure Tarigana)对津巴布韦殖民时期咖啡产业发展中的劳工问题进行了论述。作者对咖啡种植园中劳工生态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指出殖民政府通过剥夺非洲人的主要生产资源迫使他们以较低的价格受雇于白人移民是劳工关系形成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咖啡种植园中的劳工关系发展实际上呈现的是殖民政府将生产资源从非洲人手中转到白人移民手中的过程。 在题为《津巴布韦殖民时期的技术培训:历史视野下的白人矿工培训机构(1923-1978)》的论文中,尼亚萨·布舒对南罗得西亚的第一批矿工培训学校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作者指出,南罗得西亚的白人移民试图建设一个“白人国家”,他们把设立本国矿工学校培养本国白人年轻人当作建设“白人国家”的重要一环,但国际矿业资本更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更廉价的非洲人劳工以获取更高利润,虽然在殖民主义体系下,二者的追求仍有可契合之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冲突,而国际矿业资本往往能在冲突中占据优势。作者认为,尽管南罗得西亚白人移民从政治和情感方面追求种族主义,但仍可以从单纯经济的角度去理解整体的殖民统治。 在题为《气象服务与白人移民农业发展:以南罗得西亚气象服务局为例(1897-1945)》的论文中,特里希·马乔里·帕伊达·贡贝(Trish Marjory Paida Gombe)对南罗得西亚殖民时期白人移民农业发展中的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叙述了南罗得西亚气象服务局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气象服务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方面的情况,分析了气象服务局的存在和发展对白人农业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气象服务局对白人移民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并且也推动了重视气象服务传统在津巴布韦的形成。 在题为《南罗得西亚与单方面独立时期的税务专员:受制约经济的改革与转型》的论文中,鲁姆比扎伊·奇陶基雷(Rumbidzai Chitaukire)以税务专员(Commissioner of Taxes Department)的活动为切入点,对“单方面独立”时期罗得西亚当局应对外部世界制裁的努力进行了分析。作者论述了中非联邦解体、“单方面独立”后被制裁的情况下罗得西亚经济发展的挑战,对税务专员应对这些挑战的举措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机构和机构改革在经济事务特别是应对特定经济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要进一步重视通过研究殖民时期相关的机构遗产来探讨非洲经济史的问题。 在题为《国家角色与马塔贝莱兰地区的干旱管理:以1960年干旱为例》的论文中,曾格塔伊·姆斯卡法纽(Chengetai Musikavanhu)对1960年马塔贝莱兰(Matabeland)的干旱及其对农业、牧业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对当时殖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干旱对养牛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作者认为,殖民政府的干旱管理措施多样,尽管一些措施因为执行不力和资源不足而未能凑效,但殖民政府整体的应对还是比较有效地缓解了干旱的消极影响。作者认为,从历史研究的层面来看,政府在农业面临灾害时能发挥关键的作用,现实和未来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解决应注重这一点。 在题为《利润与实用主义:口蹄疫与南罗得西亚的牛产业(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论文中,艾莎·马辛高塔(Aisha Mashingauta)和戈弗雷·霍夫对南罗得西亚牛产业中的口蹄疫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口蹄疫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影响最为突出,他不光塑造了南罗得西亚牛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影响了南罗得西亚的政治和社会。通过分析口蹄疫爆发、传播以及牛产业各相关方的反应,作者发现,当口蹄疫爆发时,养牛者往往倾向于隐瞒疫情或者转嫁责任,这直接导致疫情难以控制,进一步还会恶化养牛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有时还会造成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紧张。作者认为,加强对殖民时期牲畜疫情和防疫问题的研究对当下津巴布韦牲畜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应对仍有借鉴意义。 在题为《诺顿工业区与南罗得西亚的公路基础设施发展(1923-1965)》的论文中,沙洛特·尼亚拉佐·内特(Shalot Nyaradzo Nhete)和贝纳德·库塞纳(Bernard Kusena)以索尔兹伯里城郊的诺顿(Norton)工业区为切入点,对南罗得西亚的公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制造业扩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资金限制和劳工供给不足使诺顿地区的公路建设不如预期,这是限制诺顿地区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题为《“二战”后南罗得西亚的工业化:以工业发展委员会为切入点(1945-1949)》的论文中,伊文尼·姆罗姆博(Iviny Murombo)对工业发展委员会(IDC,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mission)在推动工业发展中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南罗得西亚的工业发展受到市场、资源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工业发展委员会通过建立或资助工业企业、推进工业企业现代化、协调各领域发展等方式,努力突破这些限制。工业发展委员会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认为,像工业发展委员会这种形式的国家介入仍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在题为《理解“1947年三方劳工协议”:中部非洲劳工问题与南罗得西亚劳工需求》的论文中,彼得·乌莱迪(Peter Uledi)对中部非洲三“领地”——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尼亚萨兰——的《三方劳工协议》的签订、谈判、修改、实施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中部非洲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劳工问题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南罗得西亚一直关注并一直追求有利于自身的解决方案,但另两方的诉求和行动也发挥着作用,可以说,劳工问题是中部非洲区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本书的最后一篇是尼亚萨·布舒对《津巴布韦制造业史(1890-1995)》的书评。书评作者认为,该书对津巴布韦殖民时期以及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制造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对理解殖民时代开始以来津巴布韦制造业发展的经济史和政策机制颇有帮助。 本书聚焦经济史,兼及社会史、环境史、妇女史、劳工史等,均是当前史学研究比较受关注的领域。 本书为非洲国别研究,亦是对当前比较重要的中非关系研究和国别区域研究的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