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洲战略》出版发行 中国非洲学界著名学者予以高度评价

发布日期: 2013/05/08  作者: shcasadmin   浏览次数: 839   返回


 《中国的非洲战略 —— 一个私营企业的视角》近日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是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何烈辉。该书面世之后,即获有关各方的广泛好评,中国非洲学界著名学者更是对其予以高度评价。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表示,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在非洲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战略。”此观点曾引起一些反响。他说,自己当然是指国家的对非战略。然而,当私营企业家何烈辉先生的著述《中国的非洲战略 —— 一个私营企业的视角》(第一部)摆上他的案头时,他便从章节标题上发现,此书反映出一位私营企业家的胸怀和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作为中国新一代的私营企业家,何烈辉能将自己的视野扩展至非洲,能将自己的事业做到非洲并卓有成就,这是理想和能力的使然。
   李安山教授认为,作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仅是他对非洲商机的洞察,更重要的是他对非洲未来的乐观和对非洲代表着人类发展前景的期盼。因此,何烈辉认为“21世纪,不是非洲的又会是谁的呢?”(请参见该书第9页,以下简称PN)。他的非洲知识使他深切地认识到:中国需要非洲。然而,他的非洲经历却直白地告诉他:“中国对非洲至今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战略。”(P12)在国际场合听到各种批评和谴责后,他认识到“我们的软实力在非洲也在整个国际上没有多大的影响力”(P21)。在与国人和非洲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深深认识到“我们正在吃着中非传统友谊的老本,而且这个老本已经被我们吃得差不多了”(P25)。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他:中国在非洲正在错失良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失去的不仅仅是机会,还有人心”。(P35)经过细致的观察和理智的思考,他提出“非洲早已觉醒,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非洲以外的国家要想在非洲持续地获得好处,只有和非洲合作,利益共享这一条路”。(P50)
   李安山教授指出,何烈辉的名字,对我们这些搞非洲研究或熟悉非洲的人而言并不陌生。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和所受到的嘉奖荣誉,可从书前面的“作者简介”中得知。人们可以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但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有博大的胸怀,要善于“把商业行为和国内外的政策和形势结合起来观察”。只有这样,事业才会更成功,才能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运国教授认为,作者何烈辉在《中国的非洲战略 —— 一个私营企业的视角》(第一部)中提出的几个观点令人深思:
  第一,对于非洲的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认为21世纪是非洲世纪。何烈辉认为,“非洲不会不发展,而是一定会发展的,也是必须要发展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他继续指出:“作为未来世界的粮仓、资源供应地和市场,世界要看到的非洲不是10年、20年内的非洲,而是100年。21世纪,不是非洲的又会是谁的?显然,谁拥有非洲,谁就拥有21世纪。”非洲近几年的发展已经为作者的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比如,2012年非洲GDP增长5%,而全球增长率仅为2.2%,因此非洲的经济发展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多。非洲经济发展已经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传统世界大国、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抢滩非洲,已经显示了非洲发展的前景和在国际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对于中国对非战略,何烈辉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为了推进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作者认为:“首先,人是现实战略中最重要的要素。要做好人的工作,我们需要大批的‘非洲通’、‘能为我们说话的非洲人’和‘在非洲说得上话的中国人’。其次,在经济上要大力投资非洲。应该大力投资农业,尽早投资非洲的金融业,投资基础设施、资本和证券市场、以及采矿业等。再次,努力培育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可以从精神、文化和宣传领域着手,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建立我们的话语权。第四,统一思想,协调国内各部门利益,成立专门的对非工作委员会。”作者提出的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实,中国政府也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且在上述领域已经或者正在采取措施,当然,有些工作是长期性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三,何烈辉对于中国对非工作存在的某些不足,诸如软实力建设有待加强、中国企业存在浮燥和急功近利的现象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在处理双方的各种关系时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处理这些新问题,既需要双方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更加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经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现象是中非关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因此可以逐步完善和解决。比如中国企业的浮燥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并且正在采取措施,以逐步改变这种情况。
   舒运国教授表示,何烈辉先生于2000年赴非洲创业,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他为中非贸易积极奔波,足迹遍及非洲多国。他的行动受到各方的肯定,2004年被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授予“酋长”头衔,2009年,被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授予“感动非洲的十个中国人”的荣誉称号。客观地说,该书是他在非洲大陆多年活动的思考,因此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当然,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有些结论也可以继续讨论。总之,希望该书能为人们思考中非关系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且在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中提供正能量
   江苏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孙红旗教授在谈及此书时首先说道,日前有幸收到何烈辉先生的力作《中国的非洲战略—— 一个私营企业的视角》(第一部)。开卷之后,竟不能罢,连夜拜读,颇受启发。此书视角独特、立意高远。
   孙红旗教授认为,何烈辉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写就的著作虽然不厚,但却很“重”,因为这其实是他在非洲闯荡了10余年理性思考的结晶。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看起来那本是政治家的事情,但本书的副标题至关重要——“一个私营企业的视角”。这便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也是其份量所在。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寥寥数语的“作者简介”和数十幅照片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骄人成就,而惜墨如金的字里行间,却无处不透露出何烈辉看待非洲和中非关系的“战略”高度。
   孙红旗教授强调,当国内学者纷纷高喊“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或“亚太世纪”的时候,何烈辉却开宗明义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21世纪是非洲的世纪”。而“谁拥有非洲,谁就拥有21世纪”!基于这一认识,何烈辉认为中国在实施“走进非洲”战略的时候,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精心设计的路径和步骤,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他指出,中国在非洲的所作所为被西方贴上了“新殖民主义”的标签,主要在于我们缺乏软实力,没有话语权;换言之,我们并不真正地了解非洲,也没有让非洲人真正地了解我们。由此他担忧目前表面上光鲜的短期利益有可能使中非传统友谊“褪色”;必须解决“观念与体制之困”,以免再“错失时机”。
   孙红旗教授指出,何烈辉的战略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在政治上,把非洲定位为我们在国际上的战略大后方;二、在经济上,把非洲定位为我们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们应更多、更积极地开展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与非洲经济共同成长,共享成果。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战术手段或路径。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孙红旗教授表示,能让他一口气读完的书并不多,《中国的非洲战略》便是。何烈辉,这位“感动非洲的中国人”,却以其“非洲情结”和这本文化人类学式的著述实实在在地感动了我。我们期待着他的第二部力作问世。也真诚地祝愿达之路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永远散发出辉煌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