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思想史系列讲座·发现世界文明】纪要NO.7 | 舒运国:非洲文明的特点与遭遇——兼谈非洲文明如何进入世界

发布日期: 2022/10/12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返回

    9月22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亚非学会顾问和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顾问舒运国教授作了题为“非洲文明的特点与遭遇——兼谈非洲文明如何进入世界”的讲座。该讲座为“‘世界’的思想史系列讲座·发现世界文明”的第七讲,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教授主持。

讲座现场

      在讲座开始前,舒运国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两点说明:第一,列出了讲座纲要,并将题目中的“遭遇”改为了“演进”;第二,讲座中的“非洲”特指“撒哈拉以南非洲”。


      首先,舒运国教授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与居民。舒教授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细致地讲述了非洲多样性的地形地貌结构、炎热的气候条件、多种类型的土壤和在非洲流行的疾病。在非洲居民方面,舒教授分别介绍了民族分布、社会组织和宗教以及当地的语言。综合自然环境及居民的特点,两者对非洲黑人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文明多样化、对外交流较为困难、发展速度较慢的影响。

撒哈拉沙漠(上)与当地居民(下)

       其次,舒运国教授点明了非洲传统文明的特点。舒教授结合自己在非洲的经历以及传教士探险的经过,从非洲的地貌特征入手,详细描述了非洲文明的封闭性,而这种封闭性导致的结果是非洲文明的本土性,这种本土性成为了世界文明中的“非洲特色”。同样封闭性也使得非洲文明缺少内外变革的动力,具有文明的稳定性,传统文明没有出现变革性的变化。此外,舒教授对非洲文明“追求人、社会、自然和神的和谐一致”进行了解释,并指出大众文化和口述文化是非洲文明的重要载体。

非洲岩画


      然后,舒运国教授叙述了非洲文明的历史演进。舒运国教授将非洲文明的演进分成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古代非洲文明,相对封闭的文明。封闭的环境使非洲和外部世界互不了解,但非洲居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此外,少数地区有对外交流的条件,引入了外部文明,形成了新的文明。第二阶段,非洲近代文明,在与西方文明抗争中顽强发展。欧洲殖民者进入非洲后,力图摧毁和瓦解非洲文明,而非洲传统文明在新形势下通过激烈斗争的方式来发展。殖民者的殖民活动也为非洲文明带来了非洲文明融入世界这一副产品。第三阶段,非洲现代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化。这一阶段的非洲文明呈现了四个特点:第一,时代的进步要求非洲文明以科学态度重新审视传统文明,进行扬弃;第二,铲除殖民地遗产,是当代非洲文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第三,全面融入世界文明,使非洲文明更具开放性和世界性;第四,当代非洲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最后舒运国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非洲文明破旧立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表达期待。


      在讲座内容结束后,舒运国教授与线上参会的听众们就非洲社会主义、中非关系、非洲文字、非洲史研究入门、非洲当地部落和中非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转载自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微信公众号,撰稿人陈一能,为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