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研究生邢缘缘博茨瓦纳调研随笔

发布日期: 2017/09/21  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 404   返回


 

 

2017年暑期在张忠祥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获得了前往博茨瓦纳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前期等待博茨瓦纳大学历史系出具介绍信和博茨瓦纳的国家签证准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在716日登上前往博茨瓦纳的埃塞航班。

此前,刘伟才老师的课上曾对博茨瓦纳有过介绍,自己也另外阅读了博茨瓦纳的列国志有过了解。博茨瓦纳地处南部非洲,内陆国家,地广人稀,58.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225万人口,官方语言英语,主要民族是茨瓦纳人,说茨瓦纳语。原属于英国殖民地,1966年独立以后一度留在英联邦体系内,是非洲国家独立以后发展的成功范例,与此同时也是非洲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但实际对博茨这个国家了解还是不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而一路满是期待和激动。

从上海前往博茨瓦纳需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亚的斯亚贝巴的机场不是很大但却是非洲重要的转机点,有很多到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这里转机,机场也专门有中文的提示标语,有面向中国旅客的咨询处,配备中国工作人员协助旅客的问询和中转事宜。我们在返程时就遇到了中国工作人员的指引转机。


飞机上俯瞰时很多时候看到的都是这样荒芜的地貌,飞行许久才见到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一边在感叹当年利文斯顿深入非洲内陆的不易,一边担忧哈博罗内会是怎样的城市,是否也是这样的荒芜。


图一:非洲大地

 

 图二:非洲城镇

二十个小时的飞行,机场人员的一句“dumelang”(你好),终于顺利抵达首都哈博罗内。过海关时还在担心会出现卡签的问题,但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跟我学中文,在知道我们是到UB(博茨瓦纳大学)的交流生后大方地给了三个月的签证并免去了开箱检查的程序,后来与在博华人的接触中得知,我们的这些待遇实属难得。

博茨瓦纳大学历史系对于我们的到来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包括给我们出具了进入图书馆的介绍信和每个同学安排了导师。我的老师Morton教授推荐了几本有关博茨瓦纳历史和哈博罗内城市的书籍,也向我讲述了他对于索韦托的认识和有关名词的讲解,并给出了论文建议,受益良多。

平时大多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收集自己论文有关的资料书籍。UB图书馆的环境很好,藏书也很丰富,特别是有关非洲历史和非洲研究的资料很多。在这里我找到了很多有关索韦托的书,在翻阅后复印了需要的部分。UB图书馆一个很有意思地方就是在图书馆里“all by yourselves”查书找书复印书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给了学生最大的自主性,当然,你有问题找工作人员他们都会热心的帮忙解决。


图三:博茨瓦纳大学图书馆书库

这里的人都很友善热情,每天走在校园里都会有很多人跟我们打招呼“Dumelang”(茨瓦纳语你好的意思),问候“How are you?”,也有很多人会说你好UB人包括哈博罗内的市民对于学中文的热情超乎我的想象,经常主动跟我们学中文,也不得不说孔子学院做了相当大的工作。当地学生、工作人员和老师都对孔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图四:博茨瓦纳大学图书馆展出的有关中文书籍 

这片土地上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全市最高的楼层不过三十层,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首都人口二十几万;没有雾霾,博茨瓦纳很注重环境保护,据朋友说,当地的发电厂的烟囱排放的烟都是要经过反复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甚至采矿机械出现漏油,都会对被滴油的土壤进行评估是否造成污染,停产整顿。所以,刚到哈博罗内的时候每天都为这里的蓝天所沉醉。且博茨瓦纳在选哈博罗内作为首都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考虑就是水源问题,因而很注重节约用水。在这里,浇花、洗车都是不允许用自来水的,要求废水利用或者河水之类的,一旦被发现用的是自来水将面临1500普拉(即990元人民币)的罚款。我们也跟朋友去过当地的一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可以供牛马牲畜饮用和周边蔬菜种植的灌溉用水,很难想象这个画面出自于一个污水处理厂。

 

     图五:哈博罗内污水处理厂一角

在与在当地华人的接触中也了解了一些中国驻博企业的情况,以及华人为博茨瓦纳做出的一些基础建设。包括原来我所了解的是博茨瓦纳国家电力一直是从南非购买,而朋友告知在2013年起中国帮助博茨瓦纳建设本地发电厂,在前期博茨瓦纳运营中一直出现发不了电和频繁断电的情况,2016年中方全权接下电厂以后基本没有出现过这些问题。还有哈博罗内正投入约12亿普拉建设的一条约30公里长的公路也正由中国建筑队施工。

 

     图六:施工现场的中国工人与当地工人

当《战狼》风靡国内,呈现出一个杂糅了战乱、瘟疫、饥荒、海盗、贫穷的非洲,有很多人来嘱咐我注意安全,我只能一遍遍的解释这里很安全,这里的人都很淳朴热心。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而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使极个别存在的情况广泛化,使普通百姓对非洲的误解更深。如果我本身不是学习非洲历史,没有亲身经历过非洲生活,我可能也会像大多数国人一样误解非洲,而想要了解非洲,只有走进它,感触它,才有真正的发言权。两个月的博茨之行让我领略了不同的生活,也让我对非洲国家有了新的认识。感谢非洲研究中心和张忠祥老师给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来实地感受非洲,也要感谢Youngman教授和Dorothy老师在博茨瓦纳对我们的关照,带领我们感受当地文化生活,感谢大师兄石海龙博士对我们的照顾,以及在博华人张德芳为我们的生活与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通过他我了解到很多华人在博茨的工作与生活情况。非洲这片神奇的的大陆仍吸引着我继续前行,有机会一定会再去探索。

 

 

本文作者邢缘缘,为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