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研究生王若琳博茨瓦纳调研随笔

发布日期: 2017/09/20  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 269   返回


 

        非常感谢非洲研究中心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机会,以及帮我们联系邀请函的陈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踏上神秘的非洲大陆。在之前,我对非洲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教科书上的一些简单介绍,从少量的图片中窥得一点情形,现在可以亲身的体验,对于我们而言也是极大的幸事。
        7月16日凌晨我们从浦东出发,经过了10多个小时的长途奔波,首先来到了中转站——埃塞俄比亚,虽然并没有离开机场,但也能略看出中国人在非洲的庞大数量,机场的指示牌上有着中文标示,这里的一些工作人员也会少量的相关汉语,更不用说机场里奔向各个国家的中国人员,这在一开始真的让我们没有什么出国的感觉。
        从埃塞转机到博茨瓦纳,在快要降落时从飞机上俯视哈博罗内,给人的第一印象完全没有一个国家首都的感觉,这里没有上海北京那样的高楼大厦,也没有拥挤的车流,附近的农村以及农田没有如中国那般精耕细作的痕迹,相较而言更加原始。下飞机后一路狂奔在其整洁但不宽敞的道路上,很快的到达了我们的住处。
        我们刚到那里时正好是当地的节假日,学校也处于假期之中。因此我们在最初的几天里,除了调整时差外,就是在住的周边地区随意走走,简单地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这个国家的人口很少,首都的人口也不过二三十万人,这里的治安在非洲国家当中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当地人依然不断地提醒我们不要在夜晚独自外出、不要在计程车上玩手机以防止抢劫,但总体上我们在博茨瓦纳的两个月还是比较顺利的,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的事情。
        这次来到博茨瓦纳的主要目的是与博茨瓦纳大学历史系进行交流,历史系主任为我们每人都安排了各自的导师,这里也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Gumbo教授以及Morapedi教授,感谢他们给我提供的书籍以及参考资料,让我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博茨瓦纳的相关历史,当然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在他们的图书馆里看书、查阅资料,博茨瓦纳大学的图书馆硬件设施一流,在热心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能够很快的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利用他们的电脑来查询、下载需要的论文。
        
        图一.博茨瓦纳大学图书馆
        
        也许是因为博茨瓦纳大学里有孔子学院的缘故,博茨瓦纳大学里的许多人都会那么一点点的汉语,在路上会用汉语与我们简单的打个招呼,也要感谢之前我们所简单学习的茨瓦纳语,虽然学的并不算多,但也可以用当地的语言打招呼的。
除了日常的泡图书馆外,我们也有幸在教授的带领下去了哈博罗内附近的一个村庄Mochudi,路上我们也是欣赏了博茨瓦纳的田园风光,见识到了农村的生活。

        
        图二。Mochidu地区的农场

        
        图三.乡村小路


        在哈博罗内市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三个酋长的雕像,雕像的背后是哈博罗内最高的一栋商业建筑,仿佛是在宣讲着现在的繁荣。纪念广场上简单地记录了19世纪以来博茨瓦纳的历史进程,游客不多,但每个人都在仔细浏览着这个国家的历史。

        
        图四.纪念广场


        
        图五.二战纪念碑


        
        图6.独立50周年纪念



        最后再来说一下当地的居民,非洲人的乐观与热情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略有耳闻,虽然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几句话来概括总结一个民族或者种族,但是我们在哈博罗内交流的日子里,当地人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回忆,他们会路上主动用不熟练的汉语向你打招呼,也会在我掉落东西的时候主动停下车来告诉你,在他们脸上很少看到愁容,什么事情都能让他们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希望在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们进行接触。
当然这次交流也并非没有遗憾,我们一直想要去他们当地的博物馆参观,然而博物馆在那两个月期间始终处于闭馆整修的状态,使得我们无法更加近距离的去接触了解他们的过往,希望以后能有几乎弥补这一遗憾。
        


        本文作者王若琳系上海师范大学非洲中心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