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杨光研究员为中心研究生作讲座

发布日期: 2018/10/29  作者:    浏览次数: 281   返回

 2018年10月2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前所长杨光研究员,为中心研究生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教授主持,学生们积极参加,会议室座无虚席。


    杨所长首先提出,非洲发展道路问题是非洲经济研究的核心命题。第二个重要问题是非洲贫困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到2013年,非洲贫困人口从2.8亿上升到4亿。可见非洲经济发展问题仍比较严峻,要解决发展问题就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杨老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非洲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杨所长分三个阶段阐述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第一,非洲国家独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传统的非洲经济发展理论;第二,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第三,当代非洲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其中传统的非洲经济发展理论又分为结构主义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伊斯兰主义理论。首先,杨老师列举了西方著名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带领学生分析了非洲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应当首先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即实现劳动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地区间的结构性差异,以及贸易进出口结构问题。此阶段的非洲国家强调经济独立自主,希望依靠自身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大多选择向苏联学习,走“村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由于时代的局限与资金积累的不足,传统非洲经济发展理论破产,非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窘境。由于债务危机情境严峻,多数非洲国家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构调整方案,进入“新古典主义理论时代”,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由于西方援助与债务绑定在一起,非洲国家别无他法。在第二个阶段埃及、突尼斯等国家采用了伊斯兰主义理论,由于该理论不符合实际都遭失败。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杨老师给学生们简单阐述了第三阶段非洲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新探索,以及中国方案对非洲的启示。总结出:非洲经济发展虽然道路曲折但却始终有路可走。


    最后,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一位同学提出“南非土地问题”,杨所长旁征博引,以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为例,回答了该学生的问题,学生们获益匪浅。本次讲座非洲研究中心为同学们带给了一个和非洲专家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整个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颇丰,深刻领略到了一位专业非洲研究学者的学识,激励自己不断学习。(中心研究生欧阳媚卉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