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 张忠祥教授:中非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与未来

发布日期: 2024/04/22  作者:    浏览次数: 32   返回

2024419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忠祥教授作客“学思讲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非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与未来》的讲座,讲座由该研究院的丁若曦博士主持。


张忠祥教授向主办方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在张民选教授带领下,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尤其是在中国教育“走出去”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祝贺;也向听众朋友简要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基础研究、社会服务、学生培养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张忠祥教授强调中非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他指出,中非物品交流有3000年的历史,中非人员交流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中非之间的交流从未中断,国外学者所说的近代中非关系有“五百年中断”,此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中非之间的人员交流没有中断,中非之间的外交关系在此期间也非完全中断。接着,张忠祥教授分析了当代中非关系为什么这么友好?一方面是因为中非相互倚重、相互需要、相互支持;另一方面,中国文明与非洲文明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但是中非文明有许多相似性,如宽容待人、平等意识、集体主义、尊老敬贤、爱好和平等,中非之间实现文明交流互鉴更有基础与必要。

张忠祥教授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为中非合作的当下与未来指明了方向。中非不仅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成效显著,建成一批标志性的工程,如亚吉铁路、莱基深水港等;而且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以中非安全合作为例,中国提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任命了非洲之角事务特使,旨在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安全、发展、治理三重挑战。张忠祥教授还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南方”的崛起,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的中国与非洲,应继续与其他全球南方的地区与国家一道,加强团结合作,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世界发展与繁荣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持续做出贡献。

随后,张忠祥教授就即将在北京召开的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做了展望。他强调,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推动中非合作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中非合作前景光明,新一届论坛必将推动中非合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最后,张忠祥教授还就中非教育合作谈了自己的看法。


在现场问答环节,张忠祥教授就师生提出的“中印在全球南方扮演的角色”,“中非教育合作的内涵、意义”,“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基本要求”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整场讲座加上互动环节为时两个余小时。

(撰稿人王康旭,系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