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转型系列之四:新型经济体---非洲发展的外部机遇

发布日期: 2018/09/06  作者:    浏览次数: 443   返回

张忠祥(BTimes财经)


编者按:中非高层频繁往来、谈论友好合作,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少关注国家政策动向的企业家都在思索,非洲市场会有哪些投资机遇。而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对非洲经济所处的阶段、特点、发展历史以及未来走向等情况有所了解。《财经时报》蒙上海师范大学张忠祥教授允许,将其原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的论文《当前非洲经济转型的特点》编辑为《非洲经济转型系列》的四篇文章,重新发布,以飨读者。文章虽完成于2015年,但时至当下,其中趋势性的判断仍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为系列文章的第四篇,也是最后一篇。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内外因素都很重要。对于当前非洲经济转型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新兴经济体与非洲合作的发展是其最大的外部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2001年高盛公司创造的金砖国家BRICS,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新兴经济体与非洲的合作属于南南合作,更加平等和互利;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与非洲的合作将有助于非洲经济转型。

 

首先,新兴经济体是平衡西方的重要力量,有利于非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之前非洲经济转型不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被动地接受西方的发展模式。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非洲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非洲有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实行本土创制。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与非洲的合作,增加非洲选择合作伙伴的机会,进而有利于提升非洲的国际地位。喀麦隆总统比亚曾说:近年来非中友好合作不断加强,大大提升了非洲的国际地位,对非洲与其他国家关系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非中关系像酵母一样,带动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投入,非洲国家普遍看好与中国合作的前景。

 

其次,新兴经济体是非洲贸易和投资的重要伙伴,有利于部分解决非洲经济转型所需的资金和技术问题。

  

新兴经济体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固然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双方在过程中实现各自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非洲的贸易环境,增加非洲的就业。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它们与非洲的贸易迅速发展。金砖国家与非洲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223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3400亿美元,在12年间增长了15倍,预计2015年金砖国家与非洲的贸易将超5000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60%,为3000亿美元。金砖国家与非洲的贸易占非洲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将从2010年的1/5提升至2015年的1/3

  

在金砖国家中,中非贸易的发展尤其迅速,中非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10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自2009年以来,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比2000年的中非贸易额增长了将近20倍。

  

金砖国家对非洲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自2003年以来,大量金砖国家的资金流向非洲,其中,中国对非洲投融资为300-400亿美元,印度为120-200亿美元,南非为120-150亿美元,巴西为80-120亿美元,俄罗斯为50亿美元。金砖国家的投资弥补了非洲资金不足的困境,他们在投资非洲的同时,也相应带去技术,本身也是技术转移的过程。非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穆苏里·恩库贝(Mthuli Ncube)认为:随着南方国家作为新的合作伙伴,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非洲发展的图景正在发生变化。

  

第三,新兴经济体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投资方。

  

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挑战、人才挑战,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还面临如何协调的挑战,但是,资金短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IDA)的优先行动计划(PAP),估计到2020年非洲基础设施投资需要680亿美元,到2040年需要3000亿美元的投入。当前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每年达500亿美元左右。金砖国家在非洲国家基础设施领域日益增长的投资,有助于缩小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缺口。

  

2005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平均每年50亿美元,2010年达到90亿美元。当前,中国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的国家,2012年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达到134亿美元,占亚洲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78.3%

  

中国政府继续重视与非洲的基础设施合作。201454日至1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了461中非合作框架,着重提出中国要帮助非洲建设包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在内的三大网络,以基础设施合作为重点,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与非方洽谈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201449日,中国商务部与非洲联盟(非盟)委员会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会议就签署《中国商务部与非盟关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行动计划》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中资企业积极参与承建非洲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利用中国的技术、速度和比较低的报价等优势,努力改变非洲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非洲一体化的推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中非基础设施合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31128日,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肯尼亚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东非铁路正式动工。该铁路起始于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途经首都内罗毕,至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工程总造价高达138亿美元。201455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与尼日利亚政府签订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131亿美元。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是西非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对于建设沿海经济走廊、拉动整个西非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四,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升级是非洲工业化难得的机遇

  

新兴经济体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现在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果对接得当,将成为非洲工业化的难得机遇。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产能严重过剩。201311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是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以钢铁为例,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达9亿吨,约存在22%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中国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说,目前从整个的发展态势来讲的话,中国跟日本六十年代、亚洲四条小龙八十年代的态势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量上的不同,这一次中国制造业雇佣的人数是1.24亿人,是六十年代日本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外转移的时候是12倍,比亚洲四条小龙加起来是22倍。很可能在未来中国的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往发展中国家去转移的时候,可能会带来全世界一个新的工业化的浪潮。

  

把中国制造业的一部分转移到非洲,将给非洲的工业化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这一工作已经开始尝试,如在非洲创办经贸合作区,目前,国家层面的中非经贸合作区有6个。经贸合作区是非洲国家为了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经验而设立的,目的是将非洲的经济优势和中国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非洲一方面工业化没有完成,另一方面,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在绿色增长同样重要。因此,非洲在新兴经济体进行产业对接时,宜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既能够创新大量的就业岗位,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非洲经济转型系列文章结语

  

当前非洲国家正在兴起经济转型,这是非洲实现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真正实现非洲复兴的关键。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成为助推非洲经济转型的机遇。中国与非洲互为机遇,非洲经济转型也是中非合作的机遇。中国应该抓住非洲经济转型的先机,早做谋划,将它转化为推动中非合作新动力。

首先,针对非洲工业化战略,将其与中国产业升级与产能转移对接,扩大中非经贸合作区的数量与规模,提升中非经贸合作区的质量,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切忌将落后的和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非洲。

  

其次,针对非洲经济多元化战略,深化与非洲在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中国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都已积累了许多经验,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可以与非洲国家在发展现代农场、网店和快递等行业开展合作。

  

第三,针对非洲一体化战略,与非洲大陆在跨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合作,非洲高铁、高速公路和航空三大网络的建设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中非基础设施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应该取得更大的份额。总之,将非洲的经济转型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对接,共同实现中国梦与非洲梦。作者简介:张忠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非洲问题和中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