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 社会人文】从印度洋到大湖:古代东非的海陆互动|中国投资

发布日期: 2020/10/10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返回

导 读

对近海内陆的多项考古发掘和研究都证明东非沿海与近海内陆的交流是一种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沿海的亚洲商人城镇发达起来,近海内陆的非洲本土居民定居点则主动地利用了其中的机会

斯瓦希里文明与沿海城邦

沿海与近海内陆的经济互动

裂谷高原与大湖地区的内部发展


东部非洲可分成沿海和内陆两大部分。沿海地区是印度洋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西南亚和南亚,并与地中海世界、中南半岛地区乃至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有不绝若缕的联系。内陆可进一步分为近海内陆、裂谷高原和大湖地区三块,广大的内陆地区有从山地到平原、从河谷到湖泊、从草原到森林等多样性的自然条件,能供给多种资源,同时也是舶来商品的市场。


斯瓦希里文明与沿海城邦

印度洋上的季风很早就推动着亚洲南部与非洲东海岸之间的往来。阿拉伯、波斯、印度乃至中南半岛的居民操舟往返于亚非开展贸易和人文交流,逐渐在东非沿海催生出独具特色的斯瓦希里文明——“斯瓦希里”(Swahili)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正是“海岸”的意思。

斯瓦希里文明框架下的东非沿海地区由一系列城邦组成,其中摩加迪沙(Mogadishu)、马林迪(Malindi)、蒙巴萨(Mombasa)、帕特(Pate)、拉木(Lamu)、马菲亚(Mafia)、桑给巴尔(Zanzibar)、基尔瓦(Kilwa)、索法拉(Sofala)等最为知名。

古代阿拉伯旅行家对东非沿海城邦有生动的描述,其中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的记载最为丰富。白图泰说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说蒙巴萨是一个大岛,多果树,没有谷物,食物主要是香蕉和鱼;说基尔瓦的人的肤色较黑,面部纹有图案;而在基尔瓦时,一名商人还告诉白图泰,基尔瓦往南去索法拉不远,在索法拉有黄金出售,而索法拉的黄金又是来自“行走一月距离”之外的远方。

中国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东非沿海城邦的记载。宋人赵汝适所撰《诸蕃志》讲桑给巴尔“产象牙、生金、龙涎、黄檀香”,外商以“白布、瓷器、赤铜、红吉贝为货”交换;明代曾随郑和下西洋的人士留下的记录记载了多种产自非洲的动物如“花福鹿”——斑马、“驼鸡”——鸵鸟之类,也记载了外商用“土珠、色缎、色绢、金银、瓷器、胡椒、米谷之属”与非洲人贸易的事实。

现代考古学家在杰迪(Gedi)、基尔瓦、曼达(Manda)和桑加(Shanga)等遗址进行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呈现了东非沿海地区城邦的发展兴衰,特别是其对外贸易的变迁和内部经济生活的情况。

内维尔·奇蒂克(Neville Chittick)等人在基尔瓦的发掘和研究获得了比较多的发现。其中一处被称作“胡苏尼库布瓦”(Husuni Kubwa)的建筑遗存最为引人注目,它是基尔瓦统治者的宫殿和城堡,也是一个商业中心。奇蒂克称:“胡苏尼库布瓦本身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商业活动,而一些附属的建筑则应是经营管理者的办公室或者住房,这说明统治者对贸易有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更有可能的是,统治者维持着对海外贸易的垄断。”奇蒂克认为,基尔瓦的财富积累依靠对贸易的控制,特别是对黄金贸易的控制。基尔瓦在索法拉设有据点,并能控制或影响基尔瓦以北的部分地方。基尔瓦的财富不仅体现在像胡苏尼库布瓦这样的宏伟建筑上,也体现在很多奢侈品的进口方面,而其中最突出的是丰富多样的中国瓷器。



斯瓦希里海岸

沿海与近海内陆的经济互动

早期学者惯于强调东非沿海文明的外来性特征。但外来者来东非沿海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贸易,而贸易显然不是单方面的。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罗伯特·索伯(Robert Soper)在肯尼亚离港口城市蒙巴萨约30公里的夸莱(Kwale)进行发掘,发现了一些与坦桑尼亚东北部和肯尼亚西部的内陆高原乃至更远的大湖地区关联密切的陶器,其年代为约公元3世纪,这意味着东非沿海地区在较早时候就已经有了掌握铁器的本土居民。

亨利·穆托罗(Henry W. Mutoro)对肯尼亚近海内陆的一处名为米基肯达(Mijikenda)的设防定居点遗址进行了发掘和研究。这处遗址坐落在内陆向海的缓坡上,有可供农业种植的用地,也有可供放牧的草场,再进一步往海岸方向延伸就是一片可与外界接触的前沿地带。考古发掘所获的外域商品明确了这一定居点与沿海地区的联系,但在这里发现的陶器则既有来自沿海者也有来自内陆者,这可能意味着这一定居点的过渡连接性质,而发挥这种过渡连接作用的应是非洲本土的人群。

菲利克斯·查米(Felix Chami)在坦桑尼亚基温加(Kivinga)进行的考古发掘研究为公元1—500年东非沿海铁器时代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温加遗址位于鲁菲济河三角洲(Rufiji Delta)地带,发掘所得物品主要包括玻璃制品、珠子、铁矿渣、贝壳和进口陶器碎片。经过测定,部分物品的年代公元1—6世纪间。本土的物品与进口的商品共生,说明了贸易关系的存在,也说明在外来影响到达时,本土的元素已经存在。

对近海内陆的多项考古发掘和研究都证明东非沿海与近海内陆的交流是一种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既有来自东方的一面,也有非洲本土的一面。在这种互动中,沿海的亚洲商人城镇发达起来,近海内陆的非洲本土居民定居点则主动地利用了其中的机会。


裂谷高原与大湖地区的内部发展

东非沿海和近海内陆构成一个互动融合的舞台,这里有非洲本土元素从内陆到沿海的扩散,也有外部世界元素由沿海向内陆的推进。非洲本土元素的起点可能并不是近海内陆,而是可能远至更往西的大湖地区;外部世界元素的终点同样也不是近海内陆,它们总是尝试继续往西,越过裂谷高原,进入大湖地区。

裂谷高原各地高低不同,可以容纳狩猎采集、牛羊饲养和农业种植等多种经济活动。在坦桑尼亚北部的恩加鲁卡(Engaruka)遗址发现了用石头堆砌的水渠和借地势圈成的梯田,当地的人们可能拥有实施灌溉的能力。在肯尼亚西部高原的斯里夸(Sirikwa)遗址则发现了一些位于山坡上的成组半凹坑洞,这些坑洞可能是畜圈。一般一组坑洞的数量为5到50个,部分地方达100个,以此来看的话,畜群的规模不能算小。

向西越过高原地区后就是广阔的大湖地区,以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和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为代表的湖群涉及今刚果(金)、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等国。对大湖地区进行的考古研究有较多的成果集中在乌干达。考古学家对乌干达的乔比(Chobi)、比戈(Bigo)、恩图西(Ntusi)和基比罗(Kibiro)等多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其中在恩图西遗址发现的遗物较具指向性。研究者在这里发现了少量玻璃珠和海生贝壳,这表明了与海岸的贸易联系;其次是有鸵鸟蛋壳珠、象牙、牛骨、羊骨、鸟骨以及大量陶器碎片,这体现了相关居民群体的牧业生产特性,同时也表明了狩猎活动的继续存在;再次是发现了建筑结构遗存,包括柱洞、凹坑、排水渠道,这指向一定程度的定居生活。研究者后来还找到了谷物遗存、磨石以及可能是用于收割的铁制刀具,因此农业活动显然也是存在的。根据相应地区族群的口头传说,恩图西等遗址可能与巴齐韦兹王朝(Bacwezi)相联系,而19世纪比较知名的安科尔(Ankole)、布干达(Buganda)、布尼奥罗(Bunyoro)等大湖地区诸王国应是巴齐韦兹王朝的接续者。

大湖地区的一些地方可能很早就出现了炼铁的活动,相关遗址主要集中在坦桑尼亚西北部、卢旺达南部和布隆迪中部。当时居民用林木烧炭,在泥土筑造的炉子里对铁矿石进行吹炼。最初,炼铁应是一门神圣而秘密的工作,炼铁者会专门为此设置祭坛。后来,炼铁者会在需要时搭炉,按需冶炼,这似乎表明炼铁知识出现扩散,掌握炼铁技术的人已越来越多。

基尔瓦的胡苏尼库布瓦遗址


结语

古代东非的历史总体呈现的是一种沿海与内陆的互动。在16世纪之前,这种互动主要是体现在沿海和近海内陆地区,这里与地中海世界东部、西南亚、南亚联系密切。但对于沿海的居民来说,在内陆立足并不断向更深的内陆扩展是一个必然。

另一方面,更往西的裂谷高原和大湖地区——特别是大湖地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班图语人群与尼罗—撒哈拉语人群在这里发生交汇,形成或以农业为主或以牧业为主或亦农亦牧的多种群体,这些群体也在持续地往东、往东南扩展,最终与从沿海方向来的人发生接触,并开始以多种形式介入沿海—近海内陆贸易体系乃至更广阔的印度洋贸易体系。

(作者简介:刘伟才,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本文刊载于《中国投资》2020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