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历史研究:视角与方法”国际研讨会胜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20/10/08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返回

927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主办、非洲研究中心组织的“水历史研究:视角与方法”国际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主持会议和参会发言的国内学者分别来自世界水历史协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三峡大学、大理大学、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会发言的外籍学者分别来自芬兰坦佩雷大学、南非西北大学、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尼日利亚科吉州立大学等高校,线上参会人员共计80余人。

会议由三个主题组成:“水历史研究的前沿与方法”、“水历史互鉴的可能性”、“水信仰、民族和案例的独特性研究”,学者发言分别聚焦水的历史、水的利用、水患治理、水的信仰、大河文明等主题。


第一个主题“水历史研究的前沿与方法”由山西大学张俊峰教授主持,现任国际水历史协会会长、教科文组织可持续用水协会会长芬兰坦佩雷大学佩睿教授(Prof.Petri Juuti)做主题报告。他系统梳理了人类认识水、水历史演化和水历史与未来的相关性等方面,讲述了世界水历史研究的前沿问题;湖北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水历史协会前会长郑晓云教授谈了水历史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勉励大家“久久为功”,做好研究;云南大学周琼教授以昆明滇池案例为出发点,讲述了她领衔开展的水环境史研究中的口述资料访谈问题,并归纳了对口述水历史研究的思考;云南大学潘威博士分享了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水历史研究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资料和方法。


第二个主题“水历史互鉴的可能性”由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主持,国际水历史协会前会长、南非“水博物馆”创始人、南非西北大学的约翰教授(Prof.Johann Tempelhoff)以瓦尔河的污水处理问题为例讲述了南部非洲水历史的独特性,伊巴丹学派代表、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世界史系主任奥卢塔约教授(Prof. Olutayo Adesina)解读了殖民统治结束后尼日利亚的水权力博弈和褫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祝鸣博士阐释了国家发展融资对非洲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曹语庭博士介绍了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海水淡化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个主题“水信仰、民族和案例的独特性研究”由上海师范大学张瑾博士主持,主要对中外与水有关案例中的特色做出研讨。三峡大学黄权生博士以“蛟害”和牛的“镇蛟”作用为例介绍了中国的治水传统和经验,尼日利亚科吉州立大学因卡博士(Dr. Ineke Joseph Ugbede)讲述了21世纪尼日利亚中部伊加拉兰(Igalaland)地区的水、贫困与生计的性别动态问题,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赵贤助理研究员分析了尼日利亚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大理大学沈玉菲博士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水信仰,复旦大学孙遇洲博士分析了非洲水历史的三个片段及其释义空间。


本次线上会议借鉴国际流行的圆桌环节,在每个主题之后都设有相应的“线上圆桌”讨论时段,听会的师生就“欧洲水资源发展的启示性”“水利基础设施与未来发展的相关性”“水仪式与水文化的互动关系”等展开研讨,与会师生踊跃发言,交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