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 | 刘伟才:大津巴布韦学术史——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与科学探索

发布日期: 2020/06/25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返回

     6月22日晚,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伟才博士应邀做客大夏世界史论坛——非洲史前沿讲座第三讲,开展了题为“大津巴布韦学术史: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与科学探索”的云讲座。

  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同学与会,此次讲座由我校世界历史研究院执行院长、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教授主持。


   

  刘伟才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经济史、南部非洲史。曾在赞比亚大学学习,多次到非洲调研。著有《20世纪非洲经济史》(第二作者)、《非行者言:19世纪英国人非洲行居记录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译有《塞西尔·罗得斯传》等,在《世界历史》、《史学集刊》、《西亚非洲》等发表论文多篇。他的新作《大津巴布韦学术史论》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这次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次接触最新学术前沿的宝贵机会。

    刘老师首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在场听众介绍了大津巴布韦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分布和意义。大津巴布韦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激发着非洲人和欧洲人的关注和想象。它是11至15世纪间绍纳人文明的一个见证,也是津巴布韦共和国国家历史的象征。随后,刘老师围绕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时间、方式、材料、用途、弃建原因、外界影响、与其他石建关联等一系列问题,旁征博引地介绍了国外学界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研究状况。

   考古学界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探索和研究由来已久。刘老师认为,早期探索代表人物的研究大都先入为主地认定大津巴布韦建于古代、出自外来人群之手,但除了确定外来人身份和相关活动情况外,他们对更复杂的本质问题着墨不多。兰道尔—麦基弗和卡顿—汤普森是大津巴布韦考古研究的代表人物。兰道尔—麦基弗在对包括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内的7处石建遗址进行发掘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06年出版了《中世纪的罗得西亚》,书中对遗址的建筑年代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大津巴布韦建筑呈现了典型的黑人建筑风格、水平和居住模式。


     

   卡顿—汤普森以较为科学的方式对遗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发掘和研究,1931年出版《津巴布韦文化》,以比较有力的证据确立了“黑人是建造者”、“年代为中世纪”的基本主张;但她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结构和水平评价不高。在此后的考古发掘研究中,遗址建筑的使用时期、建造的年代序列和石墙功用得到了划分。刘老师提到,近期亦有考古学家在大津巴布韦遗址边缘和外围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些被称作“平民居住点”的遗址,由此引发了围绕“中心—外围”、“精英—平民”等主题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人口、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研究。虽然完整发掘报告尚未公布,但成果值得期待。

  历史学界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历史构建讨论颇多。刘老师例举了彼得·加雷克、大卫·比奇、斯坦·穆登奇和托马斯·胡夫曼等历史学家对大津巴布韦历史源流的看法和观点,并特别指出由于非洲古代史领域相关证据和资料的缺乏,清晰明确的分期和结论可能反而为该研究的可靠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近年来,以奇里库雷为代表的学者与众多合作者一道,以考古学研究为基础,结合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同时综合利用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统计学等方面的资料和方法,就与大津巴布韦相关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获得了新的成果,也体现了非洲史学研究转向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一最新趋势。刘老师表示,贬低非洲黑人成就的“含米特”论在大津巴布韦遗址研究中依然挥之不去,一些著作仍然反映了这一特点。

  讲座最后,刘老师向听众介绍了目前学界对大津巴布韦若干问题的解决情况。除了遗址的建筑时间和建筑者身份外,学界对其他大多数问题都仍难以解释或较有争议。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方式和技术是目前最难解释,但也是最需要解释的问题。

  刘老师提出,批判思维应成为大津巴布韦研究中的原则。现在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几乎全部出自白人之手,白人种族主义和黑人民族主义的影响无法消除。面对这种情况,可能的解决方向是依赖跨学科的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性质的研究,积累数据,以及超越大津巴布韦,对更多的石建遗址展开研究,积累样本。

  在交流讨论环节,刘老师对听众提出的大津巴布韦历史相关问题一一作出了详尽解答。